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钢厂动态

首钢:一名“90后”的匠心之路

发表时间:2016-10-11 10:34:57      点击:

“小时候,我的奢望就是坐一次火车,后来自己竟然成为了一名火车司机,像做梦一样,从此我便热爱上了我的职业,我总是想把事情做得尽量完美,不然就一遍又一遍重做。”在问及为何能在被视为“钢铁奥运”的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上脱颖而出时,获得第四名好成绩、被评为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的首钢矿业公司运输部火车司机陈庆立这样说。

  言语间,陈庆立有一种自信,这也符合90年出生的他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被他很好地延伸到工作上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专注、锲而不舍、始终如一,这些传统的匠心精神在这个“90后”身上得到了回归和表现。

  初出茅庐,“蛮拼的”

  2008年9月,陈庆立成为首钢运输部机务段的一名机车乘务员,也就是大家眼中的火车司机。在他眼里,这是一份带有一丝“神秘”和“传奇”色彩的职业,可是干上这一行后才知道背后的艰辛。夏季司机室四十几度的高温、每班12个小时的工作量、专业的不对口……在一个个难题面前,坚信“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他选择了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让机车成为他最好的朋友。

  为了尽快掌握行车业务知识,早日顶岗作业,刚满18周岁的陈庆立还是“蛮拼的”。为了不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陈庆立暗自给自己加码,每天蜷缩在司机室这个小“蒸笼”里,拿着图纸,熟记每个按钮的功能。火车司机岗位的工作难点主要在于正确及时判断和处理机车故障,他深知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远远不够,唯有在平日下苦功夫,方能关键时显身手。他熟记每个站区的安全关键点和行车特点,对工友遇到的机车故障及处理方法他会带回家中分析,找出每次处理故障的差别和相同做法,总结的多了就找出了最好最快的应急处理办法。2010年的夏天,跟着师傅出车的陈庆立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的路况,忽然听见柴油机的声音不对,并观察柴油机的转速忽上忽下,又在下坡路段上,并不能采取紧急制动,于是果断采取断掉燃油开关,击打紧急停车按钮,使柴油机平稳停机。

  “老师傅传授给我的都是经验,我要好好记下。”陈庆立常常这样说。早培训时,人群当中“一打眼”就会发现一个小伙子拿着笔目不转睛地记着什么,那准是陈庆立。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会打上问号,培训结束及时请教师傅,把问题当场解决。就这样几年如一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啃,一条条规、一条条规地背,不懂就向老师傅请教。刻苦学习和钻研,让陈庆立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考上瞭望副司机、操作副司机再到司机。2012年、2014年首钢总公司内燃机车技术比赛当中分别取得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被总公司授予首钢技术能手光荣称号。2014年,工友们口中的业务知识“问不倒”的他被推荐为057机台司机长,也是运输部最年轻的司机长。

  如今,陈庆立经过细致入微地体验、总结,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把岗位关键技能分解为具体步骤,提炼出的火车司机最佳操作法已经在整个作业区推广。而这个过程通过他大量的学习、提炼、思考和归纳,也是他把一种岗位技能、把一种工匠精神普及开来,传承下去的践行。

  极致,源于热爱

  “参加像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这样的赛事,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机会并不多,有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我付出全部在打这场比赛,包括赛前的选拔阶段、训练阶段我都全身心地投入。”陈庆立格外珍惜这一次同同行切磋的机会。

  赛前训练正值三伏天,聚精会神操练的陈庆立已经汗流浃背。“教练,我想再练一遍,这次我又有了新的锤检方法,肯定能比上一次快。”教练看着这个高标准自我要求的小伙子有些舍不得,“你今天的训练强度可以了,天太热,休息一下再说吧。”“没事儿,我准备好了!”果然他在锤检的步伐上进行了改进,不仅可以更好地找到故障点,而且在锤检速度上也提高了一大块。

  7月5日,陈庆立接到通知要到鞍山学习。而此时他的妻子正在待产。到达的第二日,他就接到了妻子快要生产的电话。接受培训的陈庆立干着急,只能利用休息时间一遍又一遍的打电话询问情况。培训结束后他匆匆赶到医院,这时妻子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出院回家了。陈庆立的眼泪就在那一瞬间流了下来,嘴里念叨了一句“赶上了末班车”,逗得妻子笑了。

  近两个月的赛前培训,枯燥而劳累,这更需要热爱才能坚持到底。每天教练讲过的知识,陈庆立睡觉前都会细细地“回笼”一遍,找出不足并迅速改进完善。9月,比赛如期而至,陈庆立作为唯一的一名“90后”与同行业44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展现出了精湛技能,获得个人第四名的好成绩,并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的称号。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比赛中,陈庆立始终做到学而不厌,精益求精,不断地打磨、反复地推敲学习和工作,凭着传承和钻研,靠着专注与磨砺,享受着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成就感。

  师者之名铸匠心

  “树立匠人志、修炼匠人心、付诸匠人行”,在陈庆立的司机手账里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在他看来,“工匠精神”的培育和落地,就是使“匠人”的风采和魅力在每个岗位上、在各项工作中充分绽放。目前,运输部机务段青年职工在车间人数中过半。如何带动其他青工学知识的热情,成为陈庆立这个“老员工”所牵挂的事。

  机车转型那阵子,为降低机车设备故障率,减少成本支出,陈庆立“一呼百应”,带领作业区青工,利用业余时间对在用机车全面维护,用刮刀铲、用砂布打、用棉丝擦,几天下来,手掌磨出血泡,他就用针把血水放掉接着干。一周下来,作业区机车彻底变了样,窗明几净,就连动力间的地板都泛着光泽。

  GK1机车电器柜内的接触器因为长期使用很容易发生触点烧结等故障。电器柜中的触点有几十个,在日常的检修中很难判断是哪个触点出现问题。故障第一时间内得不到解决,往往会导致接触器被烧损。陈庆立把每次的故障点记下来,回到家上网查资料,最后自创了“电器柜排故检查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很快查找故障点,配套相应的处置方式,大大缩短了解决问题时间,提高了效率,从此057机车再也没有出现因触点故障而造成接触器被烧损的现象。为了方便其他乘务员学习,陈庆立制作了PPT在早晚培训中为大家讲解,知识共享、共同提高。

  此外,陈庆立探索总结的抱轴瓦“三勤”保养法、平稳操纵法等一系列工作方法和经验,成为众多包乘组学习的范本。他还主动担当起057机台的“小教员”,要求综合技能水平较低的青工与其同乘。出车时,哪里道口危险、哪里线路环境差、哪段铁路容易溜车,他都一一告知青工。同时,把自己琢磨出的如何操作可以节省机油,出现问题时如何快速处理故障等操作诀窍倾囊相授。在他的带动下,机务段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青工的技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2015年运输部级内燃机车技术比赛中,057包乘组的5名青工包揽了前五名的好成绩。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其新书《匠人》中说,“只要拥有一种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陈庆立就是年轻人中“匠人”的代表,他用八年的时间,完成了由一名新员工向一名优秀火车司机的蜕变。“工匠精神不是一个口号,是我身边每一位师傅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它承载着公司的未来和希望,也感染着我们年轻人把本职工作在自己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做得最好。”陈庆立如是说。

  来源:首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