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今日钢市热点:宝钢调价报平/钢铁情绪指数新低

发表时间:2014-11-12 13:46:23      点击:

   针对钢厂出现的这些新动向,一些经营者对年内及明年初的经营策略和销售模式进行重新调整,有的钢贸公司考虑适度补充库存,为后期下游终端有效需求释放做准备。因为钢厂的12月份订单不足,有的商家正等待钢厂新的优惠政策出台,期待钢厂的“一单一议”订货价下降。

  还有的钢贸商调整钢材品种规格的经营结构,诸如时下热轧卷板盈利空间较大,因而钢厂将产能向热轧卷板倾斜,这意味着后期的建筑钢材供应将减少。此外,近期各地一大批“铁公基”基础设施工程集中开,在开工初期,打桩所用的大都是大规格螺纹钢,而现在市场上的大规格螺纹钢偏紧,不少钢贸公司无货可销。所以,一些公司增加大规格螺纹钢,以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

  由此来看,钢贸商根据钢厂出现的新动向确定经营策略和销售模式,也是当下钢铁流通领域的一种新常态。

  宝钢调价两连降后报平 钢厂年底调价或持稳

  连续两个月大幅下调钢价之后,宝钢股份今日出台了12月主要钢材产品调价政策,对大部分产品报出平盘。

  业内人士透露,宝钢股份此次调价在平盘的基础上,仍然保持了提前订货优惠的政策,部分产品优惠幅度甚至有所加大,反映出宝钢对后市的谨慎预期。另外,预计在宝钢之后,武钢、鞍钢等钢厂的12月份调价政策,或将以稳中有降为主基调。

  宝钢股份12月调价政策显示,对普冷下调100元/吨,取向电工钢上调1000元/吨,其他热轧、酸洗、热镀锌、电镀锌等产品则维持不变。业内人士指出,在平盘的基础上,宝钢仍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订货时间段给予了30-150元/吨不等的订货优惠,且越早订货优惠幅度越大。

  据悉,此前宝钢连续两个月下调出厂价格,其中,对热轧、冷轧、镀锌等主流钢材品种,宝钢11月价格下调100元/吨;10月份下调幅度则为80至150元/吨。

  分析师指出,宝钢此次平盘主要是因为,10月份以来国内板材相对平稳,其中在10月上中旬还一度出现小幅反弹,钢厂订单情况有所好转。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本月初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10月份钢铁业PMI为46.0%,较上月回升2.4个百分点,结束了之前的两连降,显示钢铁行业整体形势略有改善。但值得说明的是,钢铁业PMI指数已连续六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以下,行业景气度低迷的局面依然在延续。

  另外,普氏资讯今日发布的11月中国钢铁情绪指数(CSSI)为25.61点,环比下跌12.47点,降至2013年5月该指数推出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中国钢铁市场参与者预计今年钢铁需求将进一步走弱。

  钢铁行业如何变革?

  国内生产亏损。中国港口的铬矿库存正处于历史低位,资金周转困境也把铬铁厂的常态库存压缩。10月份以后,北半球铬矿产地开始进入被迫停产的冬季,铬矿价格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期待铬矿降价以腾出铬铁降价空间的可能性也不大,维持铬铁生产来盘活生产经营资金的压力难减。中国市场不断走低的铬铁销售价格,使不少国内铬铁生产企业接近行业性亏损边缘。

  国外生产成本增加。从全球铬铁生产情况看,如果进口铬铁的中国港口价格(CIF)低于0.80美元/磅铬,冶炼盈利将很少。南非的电力回购计划取消,铬铁厂的额外补贴事实上已不存在。南非官方公布的6%左右通胀率以及南非法律对工资逐年调升的压力,不断推高南非铬铁的综合销售成本。

  中国铬铁产业是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特殊行业,既依赖国外矿石资源,又直面国外铬铁竞争。由于铬矿供应使开采成本很难再降,铬铁价格战也很难避免,中国铬铁产业已进入参与全球性行业变革的阶段。在2014年~2015年铬铁产业变革的格局中,信用良好的企业一定会站在行业的前端,赢得产业发展的先机。

  中国钢铁情绪指数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2014年11月11日,11月份中国钢铁情绪指数(CSSI)为25.61点(最高100点),普氏能源资讯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表明,中国钢铁市场参与者预计今年钢铁需求将进一步走弱,新出口订单的预期也急剧下降。

  此数据是自2013年5月该指数推出以来的最低水平,和10月份的38.09点相比下跌了12.47点。该指数反映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一个月的预期。与采购经理指数(PMI)相似,普氏能源资讯中国钢铁情绪指数大于50表示上升或扩张,小于50则表示下降或收缩。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需多长时间?

  近年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钢铁产能过剩并且产量居高不下,钢材价格一路下滑,整个行业进入了微利乃至于亏损时期,钢铁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沈文荣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原材料,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钢铁行业整体上处于过剩状态,但是短缺经济变成过剩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有过剩才有竞争,才会有新的调整和发展。但是,通过横向比较来分析目前的钢铁产能,我国过剩2亿吨,过剩比例在20%~25%;美国、日本、欧洲也过剩,其中日本有1.5亿吨产能,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过剩20%左右。

  沈文荣认为,行业的调整时间不是3年也不是5年,而是一个更长的时间,对此钢铁企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全球都在去产能化。1989年~1990年,沙钢的第一套二手设备是从英国买来的。当时英国就是产能过剩,而且过剩40%左右。到现在20多年了,他们还是过剩。”沈文荣表示。

  沈文荣强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钢铁过剩,其他行业比如煤、铁矿也是供大于求,这也是新常态,会使得我们钢铁行业发展能够相对稳定。”

  据介绍,2013年,沙钢实现营业收入2280亿元、利润30.9亿元,营业收入和利润排名均居全国同行第二位。今年前三季度,沙钢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利润3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83%,显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沈文荣表示,就当前的钢铁行业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和产能退出市场,但是这部分产能本身太落后,环保不达标,没有效益,只能关门。“关门的企业属于自己淘汰自己,目前还没发现有好的钢铁企业关门的。要全面实现现代化,钢铁产品应该还有合理的发展的空间,我们要坚定对钢铁行业的信心。”

  化解钢铁过剩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良好导向,改作风改到群众心坎上。实施诸如南方采暖、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建立体停车库等利民惠民工程,能体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是检验政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试金石。

  13亿人的衣食住行,需要用钢材的地方很多。政府部门应多制定鼓励企业创新消费,进入终端消费品市场的政策,而不是划道道、定框框,这个不准那个不行;行业协会应组织企业多考察消费市场,帮助企业发现钢铁消费新领域,协助企业做好终端消费品的开发和推广;钢铁企业要努力发掘钢铁消费方向,主动进入终端消费品市场,将产业链延伸到老百姓家里,就一定能够化解产能过剩。

  中国为APEC停产400万吨钢铁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大幅增加的铁矿石产量给价格造成了沉重打击,但眼下有一个意外的问题令市场很受伤:中国的殷勤好客。

  为推动北京在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会议期间实现蓝天,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给铁矿石市场带来最新的重击。这提醒人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会给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即便是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由于澳大利亚主要矿业公司创纪录的产量,铁矿石价格今年大幅走低。

  为了备受关注的APEC会议,炼钢企业和工厂暂停生产,以便清除中国首都北京经常出现的污染。

  宝钢冷轧连降3月 现货跨年单边下行

  连续2-3年冷轧产线集中投产,冷轧产量保持双位数增长,现货市场投放持续放量,华东、华中成为重灾区,一二三线资源报价保持全国最低价纪录。武汉市场更是快速跌破3700元/吨关口,向3600元迈进。而与此同时,家电、汽车等终端行业增速放缓,其配套企业及五金、建筑等行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需求继续萎缩,整个冷轧下游资金、需求都遇到瓶颈,现货市场更难有支撑,2015年价格或全面降至3700-3800元主波段运行。

  综上所述:宝钢年关出价虽主稳,但普冷连降3月释放的利空信号明显。年底家电、汽车终端行业减量生产、没有冬储,冷轧现货市场企稳困难,整体或呈现延续跨年连跌行情,甚至到2015年末,冷轧市场有可能仍是阴跌走势。

  塔塔钢铁完成泰尔柏特港热轧厂升级

  印度钢铁商塔塔钢铁宣布完成威尔士南部泰尔波特港热轧钢厂重大升级,使得其优质钢铁产品运用于更广泛市场,包括汽车,工程,建筑及家用电器。

  塔塔钢铁表示工厂接受了超过2.5亿美元投资,升级其威尔士南部工厂最先进钢铁制造及加工技术。

  气候和能源政策将影响欧洲钢铁业竞争力

  欧洲理事会日前就2030年气候和能源政策框架达成协议,即至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至少削减40%。

  受此影响,最迟至2018年欧洲碳排放许可证数将大幅减少,届时碳排放许可证价格及电价都将双双走高,这将削弱欧洲钢铁等能源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使其无力对抗海外资源。

  欧洲重要的产钢国德国首当其冲。除了受到欧洲气候和能源政策调整的压力外,德国政府还新修订可再生能源法(EEG),首次明确了205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份额要达到80%。新规的实施使得钢铁制造商必须在未来几年面临更严重的电力成本上涨状况,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受损。

  面于如此严苛的气候和能源措施,有人拍手称快,但也有市场人士表示,过度监管损害了欧洲制造业竞争力,如果欧洲能源密集型产业不能解决与海外资源在成本上的巨大差距,欧洲的制造业基础就可能遭到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