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低调过冬 钢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发表时间:2013-6-26 14:16:30      点击:

  2013年即将过半,已经经历了去年“寒冬”洗礼的钢铁行业表现如何,能否“苦尽甘来”,抑或继续挣扎在微利的乱局之中。本报记者特选取了产能、价格、利润、贸易战等六个关键词,以期从不同角度还原今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的真实生存状况。

  关键词一:“疯狂”的产能

  今年以来,钢铁产能犹如疯狂的铁矿石一样,几乎每个月都在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季度,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17823万吨、19189万吨和245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6%、9.1%和12.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4、6.6和5.8个百分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平均日产粗钢213.2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3月份粗钢产量为6630万吨,同比增长6.6%,平均日产粗钢213.9万吨;会员企业平均日产粗钢172.7万吨,也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4月份,全国粗钢产量达到6565万吨,同比增长6.8%,平均日产粗钢218.8万吨,环比增长2.32%,是仅次于今年2月份日均220.8万吨的历史次高水平。

  5月上旬,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产量为174.8万吨,旬环比增长2.7%;全国预估粗钢日产量219.3万吨,旬环比增长3%。这些数据再度刷新了中钢协有统计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

  从开工率来看,钢铁企业的生产热情似乎并未受到去年巨亏的影响。有调查显示,截至5月3日,唐山钢厂高炉开工率为97.42%,环比上周增加0.65%,非常接近今年2月份98.65%的历史高点。

  高产能重压之下,市场需求却远不及预期。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钢铁PMI数据,3月钢铁新订单指数大幅回落21.9个百分点,4月仅小幅反弹1.9个百分点至43.2%。新出口订单指数3月份大幅下降21.1个百分点之后,4月份继续下降1.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

  在需求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高产能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以及由此引发的恶性竞争乱象。截至3月末,全国主要钢材市场、主要钢材品种社会库存量比上年末增加1000多万吨,增幅超过80%。同期大中型钢铁企业库存为1483万吨,比今年年初的1006万吨增加477万吨,增幅为47.4%。

  业内分析师认为,“金三银四”已过,淡季即将来临,而钢市依旧低迷,在高产量、高库存和低需求的共同施压下,6、7月份钢厂亏损可能进一步扩大,届时各大钢厂一定规模的检修和减产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关键词二:没有“下限”的钢价

  5月中旬,国内钢材市场出现了一波普跌的态势。建材市场弱势依旧,板材市场加速下跌。从主要品种来看,热卷、螺纹钢、中厚板价格纷纷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冷轧价格也迫近年内低点。这也是今年以来钢材市场走势的一个缩影——跌跌不休。

  回顾今年以来的钢材价格走势,2月份是一个分水岭。自2月20日达到阶段性高点之后,节后钢价便开始了大幅下挫之路,并屡创今年以来的新低。目前,“跌跌不休”的钢价正向近五年以来的市场底部逼近。

  今年前两个月,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呈逐步回升走势。至2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1.12点,比年初的105.31点上升5.81点,升幅为5.52%,但同比下降7.35点,降幅为6.2%。

  进入3月份,钢材价格呈回落走势,至3月末钢材价格指数为107.05点,环比下降4.07点,降幅为3.66%,连续五周出现下降。4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5.75点,比3月末下降1.3点,降幅为1.21%;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5.44点,降幅为12.74%。

  从主要钢材品种来看,截至4月末,中钢协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价格均小幅下跌,其中热轧卷板价格降幅较大,环比下降99元/吨;中厚板、冷轧薄板和镀锌板分别下降65元/吨、53元/吨和17元/吨;高线、螺纹钢和角钢价格分别环比下降31元/吨、49元/吨和27元/吨;热轧无缝钢管价格下降47元/吨。

  5月9日,宝钢出台今年6月份钢材出厂价格政策,热轧下调180元/吨,普冷下调150元/吨,无取向电工钢下调150元/吨。这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宝钢首次公开下调钢材出厂价格,表明在钢价下行的氛围中,市场订货情况不甚理想。此前,宝钢5月份价格策虽然表面平盘,实际上主流产品价格均有100~200元/吨不等的优惠。

  继宝钢之后,武钢也对6月钢材出厂价格进行了下调,降幅在100~200元,其中热轧产品下调180元/吨,冷板卷下调100~150元/吨。随后,首钢6月份价格政策也出现跟调。

  业内分析师指出,虽然主流钢厂纷纷下调钢材出厂价格,钢价倒挂现象有所缓解,但难有根本性改观,而市场反应仍以利空为主,预计国内钢市仍将维持走弱势头,钢价探底之路继续,但跌幅有望收窄。

  关键词三:3万亿负债PK零利润率

  疯涨的产量,让本已羸弱不堪的钢铁行业雪上加霜,钢铁企业也在“越亏损越生产”的迷宫中失去了方向……从目前钢铁上市公司公布的一季报来看,虽然整个钢铁行业盈利有所改观,但远未摆脱亏损的泥潭。

  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公布一季报的钢铁企业依然冷热不均。其中,亏损的企业不在少数。华菱钢铁预亏3.5亿~3.75亿元,河北钢铁预降70%~90%,首钢股份预亏1.6亿~1.7亿元,攀钢钒钛净利同比下降43%~52%。

  相比之下,“亏损大户”鞍钢的扭亏多少有些出乎意料。鞍钢近日发布业绩公告称,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盈利5.4亿元。此外,八一钢铁也在销售收入下降11%的情况下,首季实现净利润5715万元,同比增长977%。业界分析师指出,除了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外,八一钢铁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成本下降和营业外收入增长。

  但是,从整个行业的盈利情况来看,一季度净利润逐月减少,分别为13.38亿元、9.98亿元和2.67亿元,3月份亏损面更是达到45.3%。以河北省为例,一季度全省65家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12亿元,同比降低67%。其中,前两个月平均盈利2.87亿元,3月份则亏损3.61亿元。

  业界普遍分析认为,一季度钢铁行业虽然获利25亿元,但行业持续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一些财务指标的异常也表明当前钢铁企业依然危机四伏。

  截至3月末,纳入中钢协统计的86户钢铁企业累计负债为2.98万亿元,同比增加1889亿元。总资产负债率为69.12%,比去年同期的67.63%增加1.49个百分点。从钢铁企业的银行借款来看,短期借款为9079亿元,同比增加1113亿元;长期借款3861亿元,同比减少35亿元。同时,钢铁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为1202亿元,同比增加112亿元。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增加30亿元、14亿元和6亿元。

  钢铁分析师薛和平认为,总资产负债率接近70%,表明钢铁企业已进入高风险区域;长期借款减少,短期借款增加,应收账款以及管理、财务、销售费用增加,均表明当下钢铁企业运营举步维艰,资金链紧张,市场销售不畅。

  关键词四:钢贸商“订货即亏”之怪状

  近日,广东省最大的钢贸市场———佛山顺德区乐从钢贸市场发布“致鞍钢集团的公开信”,指责鞍钢严重脱离市场原则,令经销商长期处于“订货即亏”的窘境。

  这封由乐从钢铁贸易协会网站发布的公开信称,受到市场变化和鞍钢定价政策影响,乐从的鞍钢经销商经营亏损严重,尤其是鞍钢严重脱离市场原则的不公平定价政策和严重不对等的经销协议,使经销商长期处于“订货即亏”的不公平经营环境,严重威胁到钢贸企业的生存。公开信要求,鞍钢在原来补差基础上再追补热板300元/吨、冷板250元/吨。同时,在6月10日前,再根据市场价格情况出台4月份的补差政策。据介绍,春节后国内钢材价格开始大跌,按4月23日进销差价,乐从的经销商热板和冷板亏损分别超过600元/吨和400元/吨。

  这不是钢贸商第一次联合抵制钢厂价格政策,早在3月初,杭州的沙钢经销商便发布了一封致沙钢的公开信,称后者有违市场规则的定价,导致经销商亏损,杭州地区多家钢贸企业联合暂停沙钢产品的市场销售,同时停止对沙钢合同的执行和打款。

  此后,包括首钢、唐钢在内的钢铁企业都曾受到过钢贸企业发来的联名信,要求钢厂追补倒挂的钢价。

  “此前,钢厂不断上调出厂价格,而钢材现货价格却一路走低,加上出厂价格调整滞后于钢价变化,导致钢材价格严重倒挂。”一位业内分析师表示,虽然下调钢材出厂价格能够缓解钢价倒挂的矛盾,但却无法完全填补价差,在钢厂补差价不到位的情况下,钢贸商或将陷入更加艰险的境地。据统计,当前个别钢贸商单品种的亏损就达数百元。

  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鞍钢6月份钢材出厂价格政策已经出台,热轧板卷降价160元,冷轧板卷降价100元,中厚板等其余板材品种降价100元。

  长江证券分析认为,虽然鞍钢4、5月出厂价连续下调,但现货价格的下跌依然使主流产品出厂价与市场价价差处于较高水平,价差压力是鞍钢6月出厂价再次下调的一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五:贸易战硝烟再起

  进入2013年,当钢铁行业还在纠结于巨额亏损的时候,国内挥舞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已经接踵而至。

  1月4日,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不锈钢板材征收从价税率为20%的临时保障措施税;几乎同时,泰国宣布对从我国进口的镀锌板、镀铝锌彩涂板及未上漆的镀铝锌钢板征收反倾销税,自1月10日开始实施,有效期为5年。1月21日,加拿大对原产于中国的镀锌钢丝发起反倾销调查;2月12日,澳大利亚对我国的热轧钢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

  据初步统计,2012年我国涉案产品对欧出口额约为9153万美元。今年3月15日,欧盟对我国输欧有机涂层钢“双反”案做出终裁,最终惩罚性反倾销税为0~26.1%,反补贴税为13.7%~44.7%。鞍钢、武钢、山东钢铁等纷纷“中枪”。

  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国钢材产品先后遭遇多起反倾销调查或终裁,涉及无缝钢管、热轧钢产品等多种产品类型。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共遭受国际贸易调查案件10多起,涉及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多国。

  值得一提的是,一项由欧洲议会倡议的“钢铁行动”已经拉开序幕。去年12月13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一份决议,敦促欧盟委员会出手援助欧盟钢铁行业,这被称之为“钢铁行动”。

  据透露,“钢铁行动”背后的主要推手来自安赛乐米塔尔与蒂森克虏伯等欧盟钢铁巨头。去年,这两家公司业绩明显下滑。其中,蒂森克虏伯2011~2012财年巨亏47亿欧元,被迫通过减产和剥离一些业务,以获得资金来源和发展空间。并且,欧盟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市场,钢铁业占欧盟GDP比重的1.5%左右,钢铁工业在绝大多数成员国中占据重要位置。

  业内分析师表示,热轧、涂镀产品是我国钢材出口的“主力”,由于出口量大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背景下,这些产品成为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靶心”不难理解。但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中国钢铁产品屡遭“双反”调查,也凸显了我国钢材出口的“同质化”和“无序化”顽疾。对此,中国企业应未雨绸缪,早作打算,在力争实现出口多元化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据预测,今年我国钢铁行业遭遇的贸易摩擦数量不会减少,而且发起国也将从欧美发达国家向东盟、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延伸。

  如何应对频繁发生的海外贸易摩擦,主动“走出去”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近日,唐钢集团与瑞士德高国际贸易控股公司宣布联姻,唐钢将持有德高10%的股份。业界将唐钢的这一出口策略称为“唐钢模式”,即在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一面加快产品升级,一面主动联手国际钢铁公司,以避免高发的贸易摩擦事件。

  关键词六:龙头企业冷暖自知

  宝钢股份净利涨三成,河北钢铁净利减八成,鞍钢股份扭亏为盈,武钢净利猛增4.5倍,首钢继续亏损……从已经公布一季报的几大龙头钢铁企业来看,在微利格局下,钢铁行业冷热不均的特征愈加明显。

  今年一季度,宝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约463.55亿元,同比下降2.0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16.28亿元,同比上升33.3%。同时,宝钢股份管理和财务费用降幅分别达到35.6%和86.1%。

  业界分析师指出,宝钢盈利主要得益于差异化产品战略,以及不断提高的产品出厂价格。一季度以来,汽车、机械等下游行业需求逐渐复苏,对公司汽车板形成一大利好。此外,宝钢热卷、冷轧产品价格单季涨幅分别为540元/吨和380元/吨,而同期唐山铁精粉、印度矿的涨幅仅为76元/吨和70元/吨。

  事实上,面对微利局面,宝钢股份已经开始了一轮大刀阔斧地改革,其中包括出售不锈钢和特钢业务、永久关停罗泾区域有关产线、出资新建湛江钢铁项目等。宝钢股份董事长何文波表示,未来宝钢股份将专注于碳钢扁平材生产,在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等方面大展拳脚。

  同为钢铁“大鳄”,河北钢铁一季度净利润只有4380万元,同比大减87.8%。河北钢铁表示,公司净利大减八成的主要原因是钢铁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钢材价格持续低迷,致使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此外,由于有息融资规模增加,公司一季度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四成。

  武钢股份的一季报最为抢眼。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增加5%;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加453%;每股收益0.02元,高于去年四季度的-0.01元。业界分析师指出,毛利率提升是武钢业绩明显改善的一大推手。由于一季度处于钢材出厂价格上调周期,加上财务费用大幅减少,一季度武钢毛利率达到7.27%,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此外,进军天然气等非钢领域,找寻“蓝海”,也是武钢一季度净利大增的重要原因。

  鞍钢股份的扭亏为盈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公司一季报显示,鞍钢股份实现净利润5.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8.88亿元;营业利润为5.1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25.77亿元。鞍钢认为,原燃料价格下降以及降本增效成果显现,是鞍钢扭亏为盈的主要动力。其中,得益于原燃料价格下降,今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27.82亿元,增幅达102.8%。同时,自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鞍钢就着手从生产运行方案、原燃料资源配置、钢材销售策略、工序成本费用控制、经济责任目标等方面研究制定包保措施。

  首钢则继续亏损。首钢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8.49亿元,同比减少2.47%,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51亿元相比,亏损额有所扩大。首钢将继续亏损的原因归结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材市场需求萎缩、价格大幅下跌以及对外投资收益明显减少。

  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虽然实现扭亏为盈,但在盈亏临界点附近“挣扎”的窘境显而易见,其未来征途仍旧艰险。有分析师指出,一季度的上涨势头可能只是表象,主要钢厂的盈利主要得益于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一轮反弹行情,在钢厂不断上调钢材出厂价格的同时,市场现货价格却不断下探,导致钢价严重倒挂,从某种程度上说,钢铁生产企业的盈利是建立在众多钢铁贸易商大幅亏损的基础之上,长期来看恐难持续。(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