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钢贸艰难之下的出路

发表时间:2012-1-6 8:41:58      点击:

  2011年,“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内钢材市场在疲软、震荡中结束了。

  “难啊,一个难字,道不尽2011年钢材贸易商之艰难!”在年终之间,众多钢贸商在盘点全年经营业绩时,无不这么感叹道,其神态之忧郁,情绪之悲观,似乎折射出这一年艰难的经营轨迹。

  宏调政策不给力,旺季不旺价暴跌

  在步入2011年前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抑制通胀,稳定价格调控政策,为此,持续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稳健”。随即,2011年上半年,央行每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每两个月上调一次存款基准利率,贷款难度大,融资成本高,成为下游行业遏制钢材需求释放的一大瓶颈,一批五金、汽车配件、家电、机械等制造业面临资金紧缺严峻局面,无钱采购钢材,导致钢材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在“金九银十”的传统钢市旺季,不仅旺季不旺,而且出奇的清淡,连不少钢铁企业也面临销售不畅,订单减少,库存增多,资金紧缺的诸多压力,因而由“降价稳市”,发展到“减产救市”,纷纷加入停产检修行列,力图稳定钢市,稳定钢价。

  同样,在钢材流通领域,钢贸商为加速资金周转,不得不降价出货,减少库存的资金占用。部分商家的恐慌性抛售,导致在“银十”的钢市旺季,出现钢材市场价格疯狂暴跌的“黑色一周”的惊人情景。一周内,一些主要钢材价格大幅下跌200-300元/吨,甚至达到400-500元/吨。而价格的持续“倒挂”,致使钢贸商亏损严重,惨淡经营。2011年的房地产业对钢材需求“不给力”,好在1000万套的保障房全面开工,给螺纹钢、线材、圆钢等建筑钢材市场多少注入了动力。因此,从总体来看,今年国内的建筑钢材市场似乎比热卷等板材市场来得幸运。那些从事建筑钢材贸易的商家尽管盈利不大,但比经营热卷等板材的经营者亏损要好得多。

  “三市”互动,钢材金融属性凸现,加剧钢市震荡

  2011年,是钢材期货、电子现货远期合约交易等流通业态盛行的一年,因而,钢材期货市场、钢材电子交易市场和钢材现货市场这“三个市场”互动性和渗透性更加明显,更加突出,钢材的金融属性比之以往更加凸现,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作为投资品进行投资、储值、套期保值、套利,影响钢材价格的因素日益复杂,从而加剧了钢材市场价格的震荡波动,让钢贸商难以正确预测、判断钢市行情变化。

  在“金九银十”,期货市场及电子交易市场的钢材价格大幅“跳水”,对钢材现货市场行情的急剧下降产生直接的推动效应,而不是一般的“推波助澜”。沪钢期货更是出现大幅杀跌,螺纹钢合约1201开盘4000元/吨,最低3838元/吨,收盘3922元/吨,相对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格下跌152元/吨。受此影响,上海钢材现货市场再起波澜,一些钢贸公司的建筑钢材报价一下子跌了150元/吨。期货重挫,现货乱跌,“跌路”漫漫,内心煎熬。钢贸商之间相互杀跌,低价抛售;亏得心痛,也没有办法,那个价位“卖得动”,就忍痛卖吧。钢市笼罩一片恐慌的氛围。

  一些钢贸商面对现货市场钢材价格频频下跌,亏本经营,都想在期货市场赚钱,弥补损失。其实,期货不是赚钱,本质是规避风险,千万不能投机。入期货,搞投机,80%是亏损,20%盈利,20%里面12%是套期保值盈利。所以,如果要投机,钢贸商远不是做期货人的竞争对手,2011年,一些钢贸商涉及期货交易,造成巨额亏损,可见,正是由于“三市”的互动和渗透,增加了钢贸商的经营难度和不确定性,而只有掌握了期货的本质,利用期货做现货套期保值,发现价格,套期保值,保护现货,在期货市场交易才不会输,且对现货市场的稳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动力。

  转型,2011年钢贸商生存发展的新出路

  转型,是2011年钢贸流通领域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不少钢贸商加入了转型的行业,这也从一个角度印证了如今钢贸之艰难。

  钢贸难,难经营,转型是钢贸企业逼出来的选择,似乎有些无奈。转型,或许是钢贸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一条出路。在上海钢贸领域,有2万余家钢贸企业挤在钢贸的独木桥上,相互拼搏,大家博弈,同质化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加上钢材进入买方市场,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导致钢市的持续处于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而价格的“倒挂”,更让钢贸商的钢材经营如履薄冰,进退维谷。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钢贸企业选择了跨界转型,他们中有投资房地产,有闯入餐饮业,有足涉金融业,有创办物流业,有投身旅游业,有转向文化业,等等,抛弃钢贸,退出钢市,另辟蹊径,据不完全统计,仅上海钢贸企业中转向金融、主办市场,注重物流园区建设的就有上百家之多,创建的市场和物流基有近百个。

  经营思路转变,钢贸商破解困境的良方

  钢贸难做也得做,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1年,对于钢贸企业来说,是经营最困难的一年,也是钢贸商经营思路转变力度最大的一年。年终盘点,这些钢贸商方感经营思路转变之必要,营销创新之重要。

  。因而,这一年,钢贸商的思变意识比往年更强烈,更迫切。“难则思变”,不少钢贸商挣脱“自我设限”,摆脱思维定式,甩掉“金科玉律”的束缚,走出囚禁思维的栅栏,进行经营理念创新,革新传统营销模式,着力调整市场定位,随之,一个个创新理念和营销模式出现在钢贸流通领域。诸如,“集成购销”模式,“金融化”贸易,“电子化”销售,“工程式”的一篮子配送服务,“销售前后端融合”的运营管理模式,“经营连锁式”的供应链建设,变“买断式代理”为“佣金式代理”的探索,建立“扁平化式”的销售渠道,培植钢铁物流园区,等等,这些经营思路的转变,让不少钢贸商破解面临的经营困境。来源:钢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