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钢材价格“发冷”铁矿石价格“着凉”

发表时间:2011-11-15 8:03:33      点击:

  东莞威达五金,广东南钢,惠州南钢,珠海南钢,冷轧钢,冷轧中宽带,冷轧带钢,冷轧板卷,东莞五金厂,惠州五金厂,珠海五金厂,广州五金厂,东莞电解板,惠州电解板。近日,中华商务网副总经理、首席分析师马忠普就钢市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文章从铁矿石市场价格、钢材市场需求和钢铁企业三个方面对目前钢市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本报将分期刊登,以飨读者。

  记者:2011年前9个月,在美债、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大跌,但铁矿石价格却得以“独善其身”,是什么力量支撑了铁矿石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

  马忠普:历史上铁矿石和钢材价格几乎同时出现市场价格的涨落行情,但现在这个特点正在发生变化。2010年的4~7月份,钢材市场价格下跌走势也影响铁矿石价格的大幅回落。由于2010年是金融危机后国际通胀价格上升期的第二年,特别是美国11月份推出的6000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上涨,铁矿石也推动钢材价格一路上涨。

  印度铁矿石到岸价从2010年11月份的150美元/吨上涨到2011年4月份的200美元/吨,后来随之冲高回落,但一直在180美元/吨高位波动。

  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世界通胀经济进入了价格高位震荡阶段。由于欧美债务危机不断暴露,世界经济疲软,资本市场出现恐慌,大宗商品价格在一波又一波的债务危机震荡中大幅回落,但惟独铁矿石价格独善其身,居高不下。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2011年进口超过6.3亿吨铁矿石,其中从三大矿商和印度进口超过80%,而三大矿商垄断国际铁矿石市场的70%,钢铁企业过度依赖三大矿商,自己又缺少国际权益矿,使三大矿商对中国钢铁企业具有很大的垄断优势。

  二是经过2010年和2011年年初,铁矿石年度协议矿已经转为季度和月度协议,实际上就是全部推向现货矿销售。

  三是通过新加坡的铁矿石交易价格指数定价,使金融资本进入铁矿石价格的炒作中去,不断推升铁矿石价格。中国钢铁企业国际铁矿石已经开采的权益目前还很少,6亿多吨的进口量,又没有国际铁矿石市场权益矿的战略调控力,在三大矿商垄断经营模式下,完全操纵了国际铁矿石价格,这也是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容易,回落难的主要原因。

  在国际金融资本炒作海运和大宗商品价格背景下,中国钢铁企业对国际矿业垄断过度依赖而缺乏上游产业链战略调控能力,在2011年严峻的铁矿石谈判形势中终于感到了战略被动滋味。目前钢铁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期,钢厂在无法承受亏损的情况下,只能把钢价越抬越高,增加下游用钢行业的成本,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风险。

  然而,铁矿石风险问题的严峻性远不止如此。中国钢铁企业正被国际资本和三大矿商一步步逼上全球铁矿进口最多、钢铁产品产量最多、成本最高、利润最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险境。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对铁矿石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只能从钢铁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进行反思。

  记者:从2009年开始,铁矿石长期协议定价机制已逐步崩溃,从2010年开始,三大矿商已转而采用“指数定价”。指数定价机制是否会导致国际铁矿石市场进一步被操纵?

  马忠普:指数定价一般参考前两个月的市场价格。这就意味着,市场价格回落,铁矿石进口价格可以不落。其实三大矿商对铁矿石市场价格的垄断已经完成了协议变现货,在销售方式、销售总量的市场垄断地位上又掌控了价格制定方式。中国钢铁企业完全处在被动的局面,这种局面也同钢铁企业国际铁矿石产业链开发战略实施迟后有直接的关系。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铁矿石的高额利润也在刺激国际铁矿石产能扩张,特别是随着钢铁企业国际铁矿石投资力度的加大,钢铁企业权益矿增加,开始挤压三大矿商的市场份额,钢铁企业国际铁矿石市场战略调控能力开始增强,未来三大矿商操纵铁矿石价格的能力也不断减弱。很显然,最终决定意义的是中国钢铁企业是否也拥有较多的国际权益矿,这才是竞争的核心。

  记者:由于国内钢厂对三大矿商采取的普氏指数不满,中钢协将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您认为这个新举措的作用将有多大以及会面临哪些考验?

  马忠普:中钢协对三大矿商采取的普氏指数不满,源于普氏指数不能真实反映对中国各港口进口铁矿石数量权重关系,这也是对国际铁矿商采用指数定价的不满,归根到底指数定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它不是根据供需关系变化和市场价格变化来决定价格,它显示的是垄断资源的价格模式。中钢协将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只是希望真实地反映铁矿石市场价格,其实也是同三大矿商铁矿石指数的博弈。

  这一切不可能根本解决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的不合理问题,中国钢铁企业无可奈何的战略被动,亟须实施走出去战略,解决自己的国际铁矿石产业链问题。目前探明的世界铁矿石储量主要集中在乌克兰、俄罗斯、巴西、中国和澳大利亚,储量分别为300亿吨、250亿吨、210亿吨、210亿吨和180亿吨,世界铁矿石即使按目前探明储量也足够开采100多年,而西非新探明储量正在不断增加,毕竟国际不缺铁矿石资源。

  记者: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庞大,物流成本上升也会推高铁矿石价格,中国应该如何提升相关的运输能力来抵御风险?

  马忠普:在前几年的铁矿石涨价历史上,确实多次发生海运市场价格的推波助澜。就在不久前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期间,为了维持和推高铁矿石价格和钢材价格,重蹈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的铁矿石推升钢材价格轮番上涨,国际海运市场在很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中也曾大幅提高海运价格。但好景不长,仅仅几天价格就又回落到低谷,毕竟海运市场的低谷和铁矿石市场已经面临过剩,在钢价走低的市场条件下,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面临不断缓缓下滑的趋势。

  但是这里提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中国拥有进口6亿吨铁矿石、1亿吨煤炭以及粮食等大宗散货轮运输市场需求,需要有相应的散货轮运输能力。加快钢铁企业的国际海洋运输产业链发展是钢铁国际产业链建设的重要环节,建设铁矿石和国际钢铁布局的产业链基地,改变铁矿石进口谈判被动局面和进口铁矿石秩序混乱尚需时日。那么相比较而言,虽然中国的铁矿石海运市场仍然操控在国际海运集团手中,但这毕竟是钢铁产业链的最薄弱环节。

  把钢铁企业、海运企业通过股份制合作,建立产业链风险、利益共担的一体化发展机制,与单独靠中国国际远洋运输集团自己发展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只有钢铁企业投资方与海运集团形成投资利益共同体,海运价格下跌,钢厂运输成本降低,海运集团也避免了亏损风险。海运价格上涨,钢厂有投资利益回报。如果风险都推给海运集团,建立同7亿多吨散货轮运力相适应的散货轮船队,遇上海运价格竞争,钢厂租用便宜价格运输,风险都留给海运集团,这个机制能有希望建立中国最大的国际散货轮运输能力吗?

  目前那种靠每个大钢厂各自买两艘船,降低海运价格风险的发展模式更是没有前途的。拥有6亿吨铁矿石海运市场的中国钢铁企业,需要把握国际海运市场不景气的有利时机,利用外汇储备在国际上买船,支持危机中的北欧船业和中国造船业。利用中国造船、买船、租船的产业能力优势,以中国海运集团为核心,由钢铁企业和民间资本入股组建世界最有竞争前途的铁矿石和散货轮运输集团,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国际铁矿石海运市场价格震荡,也有利于铁矿石、煤炭、大豆散货轮海运市场的稳定。

  三井商社能办成掌控全球一半以上散货轮市场,中国仅铁矿石、煤炭年度运输量就达7亿吨,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却不能做强的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就在这里。在这点上,中国企业确实需要学习日本三井商社的成功经验。

  记者:您判断铁矿石市场拐点何时会到来?虽然铁矿石降价令一部分利润转移至钢厂,但近几年,国内钢厂普遍以高成本投资海外矿山,项目会因此有经营风险。钢厂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马忠普:受国际债务危机影响,9月份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已经下跌300~400多元/吨,钢铁企业已经陷入严重亏损。随着国内外需求减弱和钢产量减少,铁矿石的需求和铁矿石价格也必将出现回落趋势。

  实际上国庆节前,印度矿进口到岸价已经从200美元/吨回落到180美元/吨。尽管未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是一个缓缓回落趋势,但只要钢铁企业没有建立国际铁矿石市场的战略调控力,三大矿商的调控产量和供货模式决定了钢铁企业摆脱不了铁矿石相对高价位和钢铁行业微利的战略被动局面。

  钢铁行业一直被称为原材料工业。从目前钢铁行业在战略上陷入微利时期看,铁矿石才是原材料工业,钢铁企业实际上是铁矿石的加工企业。如果一个大的钢铁企业没有自己安全的铁矿石产业链经营,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钢铁企业,铁矿石成本价格风险将长期困扰钢铁企业。很显然,投资铁矿石不仅远比投资钢铁经济效益好,而且也是完善产业链,做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目前国际、国内铁矿石投资大幅增加,许多人认为,似乎未来铁矿石价格要大幅下跌,投资风险很大。

  其实这里有很大的认识误区。我们说未来铁矿石价格将演绎缓缓回落趋势,一是在高通胀金融债务风险时期,大宗商品价格演绎高位震荡,其中资产泡沫大的震荡幅度也较大。铁矿石、铜、石油、镍价格符合这个特征,而钢材资产价格泡沫几乎没有,所以震荡幅度小。二是经济疲软,钢材需求增长缓慢,钢材价格面临回落的压力,钢厂已经无利可图。而铁矿石相对过剩,价格必然演绎缓缓回落趋势。

  问题是三大矿商的垄断供货模式,尽管由于未来过剩可能会出现铁矿石价格的短期下跌,但是拥有铁矿石的矿山企业只能高价出售铁矿石,而不会打压铁矿石市场价格。况且三大矿商会根据价格调控铁矿石产量,这就决定了未来铁矿石资源市场长期价格演变大趋势必然是伴随通胀形势演绎价格的居高不下,钢铁企业很难有好的利润经营业绩。

  中国作为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家却难有定价权,缘于三大矿商的垄断和国际金融资本的炒作。铁矿石金融化已成必然趋势,从产业安全的角度讲,解决日益严峻的铁矿石问题迫在眉睫。为了摆脱钢铁企业面临这样的窘境,解决铁矿石的途径只有走出去——在海外发展合作开矿,一方面,获取铁矿石资源;另一方面,促进合作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钢铁企业的权益矿开始挤压三大矿市场,钢铁企业才有能力谈判铁矿石价格。这是个战略问题,不付出代价是不行的,就像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开发原子弹、导弹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一样。(现代物流报)